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在官宣3個多月后,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籌組的新AI公司有了重要進展。7月3日,創新工場宣布,新AI公司定名為“零一萬物”,并已有數十名核心成員。對于公司名字,李開復表示,零一即01,代表的是數字世界,從零到一,乃至宇宙萬物,寓意 “零一智能,萬物賦能” 的雄心。
據介紹,零一萬物總部注冊于北京,目前團隊的數十名核心成員,集中在大模型技術、人工智能算法、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架構、算力架構、數據安全、產品研發等領域。已加入的聯創團隊成員包含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前百度副總裁、前滴滴/百度首席算法負責人、前谷歌中國高管、前微軟/SAP/Cisco/副總裁,算法和產品團隊背景均來自國內外大廠。
(資料圖片)
自研大模型
在技術路徑上,零一萬物選擇了自研模型之路。據悉,零一萬物將大模型平臺研發拆解為七大模塊技術路線圖,包含預訓練框架(Pre-train)技術、 Post-train技術、AI Infra技術、多模態模型技術、平臺中間件及工具鏈技術、推理和服務部署技術。
零一萬物方面表示,這七大技術模塊均需招募頂級科學家和工程師,以及集合全球最先進的大模型技術認知和最新論文實踐。目前,零一萬物正搭建實驗平臺,并構建數千卡GPU集群進行訓練、調優和推理,在三個月內已經實現百億參數規模的模型內測,正往300到700億參數規模擴大。
對于為何選擇自研大模型,零一萬物認為,開源模型和小模型的技術實現,絕對無法達到與海外大廠自研模型的性能。從現階段實際體驗看,許多聲稱效果類似ChatGPT 的開源模型,都只局限于簡單對話,在長文本生成和推理等任務上受到模型本身結構和大小的限制,無法適應稍微泛化或復雜的任務。
而且從中長期發展看,過度依賴模型意味著只能知道結果,不掌握過程,這樣一來,自身能力天花板和邊界將被他人定義,很快會碰到實現多種多樣任務的能力天花板。另外,海內外國情、文化、用戶習慣、法律法規也不盡相同,海外開源技術隨時有關停、切換高額收費或限制地區訪問等風險。
因此,零一萬物認為,大模型創業公司應該擁抱開源,但不能過度依賴于開源模型。只有盡快建立自己的技術優勢,構建起強大的生態護城河,才能真正抓住AI2.0的歷史機遇。不過據零一萬物透露,其未來也計劃推出開源的模型版本,吸引優秀人才共同提升模型,推動全球 AI 2.0 的開發者生態。
而在李開復看來,中國大語言模型的演進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會經歷L1到L3三個階段?,F階段,中國大多數公司處于L1階段,下一步需要跨越“涌現”門檻,成為L2級主流大語言模型,最后追趕L3全球一線公司,成為強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實現高質量、高性能的目標。
押注平臺機會
對于AI 2.0未來的商業前景,李開復已經不止一次的提到,如同Windows帶動了PC普及,Android催生了移動互聯網的生態,AI2.0將誕生比移動互聯網大十倍的平臺機會,將把既有的軟件、使用界面和應用重寫一次,也將誕生新一批AI-first的應用,并催生由AI主導的商業模式。
零一萬物在官網也寫道,其致力于打造全新的AI 2.0平臺,將有效幫助提升人類生產力,進而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及社會價值。
所以,零一萬物的發展路徑也十分明確:首先是構建行業領先的通用大語言模型,之后推出結合圖片、視頻、3D等能力的多模態模型。接著就是用最新 AI2.0 技術來打造亮眼的應用,具有顛覆性的入口級Super App,同時逐步發布完善的平臺中間件和開發者工具。
李開復認為,大模型公司的多元化,會催生一波從 AI 2.0 模型、AI 2.0基礎設施、到 AI 2.0 全新應用的創新生態,“我們預測一旦中國有了真正原生、高質量的大模型產生,高質量和有創意的應用會百花齊放,宛如移動互聯網和AI 1.0時代一樣?!?/p>
其判斷,全球市場上將出現少數幾家具有豐沛資源支撐算力需求的大模型公司,帶動各種下游應用的繁榮發展。“大模型的技術門檻很高,非常需要整合一個兼具科研能力和開發實力的高效團隊,制定貫徹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戰略,從上到下一致執行。”李開復表示,客觀來看,中國現在研發突破也許落后幾年,但擅長技術迭代且具極其優異的工程能力和執行速度,未來可期。
李開復還提到,AI2.0市場規模巨大,容納得下巨頭、中小企業、初創公司三個層級的公司賽馬。和大廠相比,技術頂尖、能專注掌握大模型打法的創業公司有著集中資源、策略靈活、能打硬仗、落地執行力強等優點,反而更有機會領跑行業,正如ChatGPT背后的OpenAI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