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一雙鞋,如何幫助舉重運動員穩定舉起超200公斤重量?一塊布,怎樣在雨天保持透氣又防水?一片薯片,如何保持口感,又維持同一厚度?一枚芯片,怎樣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安排數以億計的晶體管?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離不開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對晉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工業設計不只是設計師的事情,它需要實施主體——企業的關注。企業沒有主觀能動性,就不存在工業設計在企業內部發揮作用的土壤。
工業設計又不只是企業的事情,它需要社會器官——社團的推動。過去十年,作為主要推動力量,晉江市工業設計與時尚創意協會不斷通過承辦“海峽杯”“設計營”賽事,在制造企業中營造工業設計氛圍,激發更多設計工匠的積極性。
工業設計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持續重視。晉江、泉州工業設計先于其他地方的發展,固然有本地優勢產業集群的原因,“但各級政府的持續支持和重視程度更為關鍵。”國內設計領域權威專家、湖南大學教授何人可說,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也需要政府積極引導更多企業、產業導入工業設計。
抓關鍵,搶時機。不久前,晉江首次承辦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系列周活動,吸引了數百名來自五湖四海的設計師、設計機構代表和專家,其中不乏獲得過紅點設計獎等國際大獎的設計人才。泉州、晉江更是向四方才俊發出最誠摯的邀請函,并提出把工業設計作為“抓創新促應用”的突破口,發布工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部署。
重新認識工業設計,找到各自角色,也成為設計周的新探索。
從一場工業設計賽事,到一個工業設計周,從晉江本地設計師,到境內外數百名設計人才、數百家設計機構、數百個設計協會和院校……臺灣實踐大學榮譽校長、講座教授官政能說,十年前晉江種下了“海峽杯”的種子,成就了今日設計周的歡騰。如今,設計周提出了新的探索,也種下了新的希望,期待希望變成更好的未來。
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