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 理 / 名 / 醫 / 話 / 節 /氣
谷雨
(資料圖)
Gu Yu
/
2023/04/20
名 醫 簡 介
● 大理州中醫醫院副院長,中醫主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中醫專科老年病科學術帶頭人、云南省名中醫、云南省“名醫專項”高層次人才、云南省第二屆優秀青年中醫、云南省第四批中醫藥師帶徒工作指導老師、大理州“白州名醫”、大理州第四屆優秀高層次人才。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
● 從醫34年以來,平均每年診治病人1萬余人次 ,擅長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等多臟器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狀腺、痛風等營養代謝疾病;消化道潰瘍、消化道腫瘤等消化道系統疾??;艾滋病、疑難重癥;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療。
谷雨●調理之道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雖然春天時肝木旺盛、脾衰弱,但在谷雨的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卻處于旺盛時期。此節氣中,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使消化功能處于旺盛的狀態,有利于營養的吸收,所以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個季節的氣候變化。但是補要適當,不宜過,古人有“四季不食脾”的說法。
健 脾 和 中
中醫認為,脾屬土,為內臟平衡中心。少思節慮,不爭名,恬淡清靜可養脾。脾中不化為實,不喜食為虛;多疑惑者為脾不安;面色憔悴為脾有傷;喜甜食者為脾氣不足;痰盛者為脾氣濕重。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護脾的關鍵。
健脾
【應對方法】
地瓜、山藥、土豆、香菇等都是補脾胃的食物,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在春天的這個時節不妨食用一些,特別是山藥,中醫認為山藥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補氣、補腎固精、養陰養肺的功效。
疏 肝 柔 肝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講,春屬木,與肝相應。立春之后,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時節達到最旺。此時如果七情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和陽氣的生發,導致臟腑機能紊亂。因此,疏肝柔肝,調暢情志也是這一季的養護重點。
【應對方法】
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但是,酸性食物攝入過多會損害脾胃,所以要適量食用。
防 “濕 邪” 傷 身
由于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高發期,因此需防“濕邪”侵襲傷身。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多曬太陽,適當運動。
【應對方法】
如果已有“濕邪”侵入,在日常飲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如紅豆、茯苓、冬瓜、薏米等。
谷雨●養生四字真言
01.
飲食要“清”
在飲食上要管住嘴,以清淡為主,在食物的烹飪上要突出“三少”,即少油、少鹽、少糖。同時在食量上也要進行控制,以“少”為好,尤其要控制晚飯的量。在飲食的品種上要“素”“鮮”,以各類時令蔬菜為主,不要過多吃大魚大肉和動物內臟等 “發物”,以免引起腸胃疾病。
02.
起居宜“閑”
在生活方式上要講究“悠閑”。“春眠不覺曉”,谷雨前后,人容易發困,尤其對上班族來說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這時,就要學會自我調節,把生活的節奏適當慢下來。但“閑”并不是叫人偷懶、坐著不動,而是倡導起居要“有節”,要走出去散步、郊游、放風箏,使身心處在平和的狀態之下,使身心與節令同步同頻,起到養生的效果。
03.
運動適“緩”
不論從事哪項運動都不要太用力,以“舒緩”為宜,不急也不滯?!饵S帝內經》里就有“廣步于庭,被發緩形”的闡述,意思就是讓人們在這個季節散開束發,寬松衣帶,不讓身體受到束縛,到寬廣的庭院中散步,不讓行動受到束縛,廣步于庭。
谷雨天柳絮滿天飛,又是花粉高峰期,過敏體質的人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04.
心態宜“凈”
谷雨前后萬物生發,人的內心也處于勃發時期,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發怒、上火。所以,在這個時節,就要放下內心沒必要的“欲望”和“雜念”,對內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打掃,使心態處在“干凈”的狀態之下。
谷雨養生調心情,
謹防舊病再發萌,
開窗通風花粉飛,
春捂養陽防溫疫,
宜甜少酸忌冷膩,
調達肝氣防郁痹。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記者:邢雅麗 金鎮雄
編輯:邢雅麗 蘇巧
責編:李婧
終審:蘇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