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協發布“五一”消費提示
(資料圖)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4月20日,蘭州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文明、理性、健康消費,同時呼吁商家加強自律、誠信經營,自覺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注意保存消費憑證,如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及時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或致電消費者協會,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理性消費適度購買
面臨假期,商家鉚足了勁推出“折上折、優惠、買一送一、清倉、返券”等促銷打折活動,面對促銷消費者應保持頭腦清醒,要仔細閱讀商場促銷活動的具體規則、時限等內容,貨比三家,不輕信低價促銷,不購買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日期的“三無”產品。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不隨意掃來路不明的二維碼,切勿因打折而盲目選購,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購買,做到明白、科學、理性消費。
旅游消費謹慎選擇
面對即將到來的出行熱,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外出游玩和購物要保護好自身人身財產和信息安全,提前做好攻略,預約旅游景點,錯峰出行,了解景區規則并自覺遵守。
外出旅游不能只看營銷宣傳單,要選擇證照齊全、資質良好、信譽度高的正規旅行社,理性分析對待旅行社的宣傳,謹防超低價的旅游陷阱。要注意識別不實廣告內容,要將廣告、口頭承諾內容寫入合同,對于一些容易引發糾紛的事項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慎重選擇“零團費”“秒殺價”等為噱頭的低價游。
餐飲消費厲行節約
假期消費者聚餐增多,市消協倡導廣大消費者樹立“踐行節約、拒絕浪費,公勺公筷、光盤行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健康消費理念新風尚,根據實際需求適量點餐、適量取食、拒絕“野味”,餐后打包,杜絕鋪張浪費現象,做有責任的消費者,崇尚勤儉節約,做到“光盤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爭做綠色節約消費的倡導者和傳播者。
直播帶貨擦亮眼睛
在中消協連續兩年發布的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均提及直播帶貨成為當年消費維權熱點,其中貨不對板,虛假、夸大宣傳是直播帶貨糾紛案件的通病。但由于直播時效性強,導致證據留存難,一些消費者也缺乏證據保全意識,在維權過程中很被動。
針對此種情況如何避免風險?市消協提醒,不要過度相信銷量和評價以及直播中的貨源限量操作;查驗商品詳情、賣家信息及售后服務、退貨保障等信息;發貨地和所在城市地址不一樣的需謹慎購買;對于各種花式宣傳,保持冷靜、謹慎交易。
同時,消協也希望直播平臺加強管理,能夠搭建多元化糾紛處理體系,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推動直播帶貨類糾紛預防與化解,促進直播帶貨行業規范運行。
通訊員周婷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袁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