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志愿填報中,院校所在城市是考生考量的重要因素。哪些城市的院校最受海南考生歡迎?為了院校檔次,是否要在城市上進行妥協?院校城市的選擇,對考生未來職業發展產生什么影響?7月3日,記者采訪省內外擁有多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經驗的教師和高校招生辦老師,對考生們關心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
(資料圖片)
海南大學
“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的場所,更是提升能力、開闊眼界的地方。考生報考志愿時,應盡量選擇經濟增長力強、教育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人文社會內涵深厚的城市。”海口市第一中學高級教師林潔建議,優先選擇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以及教育資源集中的城市就讀,對考生的個人發展更有益處。
林潔分析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聚集了全國優質的教育資源、科研資源、文化藝術資源,經濟活躍,企業眾多,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工作機會。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同檔次的985、211院校錄取分數會明顯高于其他城市院校,因此更推薦高分段考生報考。
與此同時,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南京等新一線城市,近幾年經濟發展勢頭同樣強勁,但生活成本又明顯低于一線城市,對于考生也是很好的選擇。
林潔表示,對于金融、法學、醫學等專業,若學生畢業后想在高校所在地就業,校友、導師資源會對其發展有較大幫助,“因此,考生在報考時,需要綜合考量自己的職業規劃、未來期望就業的城市等。”
林潔還觀察到,對于不少海南考生來說,選擇南方城市高校的意愿明顯高于北方。特別是廣東、福建等省份的知名高校,如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每年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北方城市也有很多好大學。考生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科學報考。對于適應能力相對弱的考生,南北差異較大的氣候和飲食習慣有可能會影響其大學生活的幸福指數。”
采訪中,多名高中教師告訴記者,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我省高校學科建設實力不斷提升,海南學生留在本地讀書、就業的意愿正在加強,本土院校在海南的錄取分數線呈現出上漲趨勢。
以海南大學為例,作物學、法學等一直是該校的優勢學科。同時,近幾年該校不斷優化專業設置,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密碼科學與技術、新媒體技術、鄉村治理等新專業。“若選擇留在本地讀書,將來在海南擇業就業具備更有利的優勢,可以更好地實現從畢業到就業的無縫銜接。”海口家長胡舒然告訴記者,今年計劃讓孩子報考海南大學。
“從我們每年招錄的海南考生來看,不少學生最后都選擇回到海南就業。建議考生無論是選擇本地還是外地高校,主要圍繞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來選擇。”南京郵電大學招生處指導老師葉剛介紹,今年該校根據海南自貿港建設人才需求,在海南投放了90個招生名額,包括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20個熱門專業。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編輯:王彩玉 審核:陳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