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滯的緩了好一段時間,模棱兩可中過活,就像在干涸的廣袤之地行走,沒有目標卻皸裂了生活,抽離了思維。然后慢慢回魂,安放美麗。
在大興的氣溫升至四十度,連行走兩步便渾身像脫水機一樣,汗淋淋的狀態時,烏黑烏黑的云毫無預兆的侵占了艷陽藍天,暴雨侵襲,讓坐在桌前的我望著窗外興奮得左搖右擺,腦袋不時的點動,以示贊許,并有了“老天有眼,多下點”的心理活動。很巧的是,我妹妹發了個說說:很多人事如同天氣,慢慢熱或漸漸冷。我回了她一個很應景的評論:很多人事就像天氣,驟熱驟冷,突然要好,突然失聯。
“天空多么遼闊,人類多么孤單,我們只能以愛相互取暖。”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見的這句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奇怪,會因為一件小事的相投而聊出一片知心,會因為不聊便懂、無話可談也不尷尬的自在而喜歡呆在一起,因為分享與陪伴而習慣,遇到什么新奇都會想要共享資源,話聊不斷,成為要好得不行的朋友。然后互相進駐彼此的生活,同歡共樂又相互妥協縱容,不介意擾亂自己世界原有的秩序規則。
習慣后便有了依賴,但人又多不足以依賴,結果形成的是上了癮也不戒毒的境遇。抽風的感性在日子恢復寧靜過后,開始自我解剖與反省。因為人很容易受同伴的影響,老話兒說“跟好人學好人,跟壞人跳假繩。”大家相處總會相互遷就一下,甚至改變自己。可是有些改變會把以后的路走錯,發現自己不太像自己了。為了保留自我,遏制習慣,理性跳了出來,發覺時間會是最好的針藥。淡出彼此的世界,不再提及,無從習慣,就像戒毒的人完全接觸不到毒品,便沒法復吸,自然就活得清醒起來。由此失聯后,雖有惋惜,但好過揪扯不清,一起沉淪。所以不管是要好還是失聯,安撫記憶雕刻時光吧,好歹彼此溫暖過生命。站遠點不代表不親密,懂的人懂就好,存檔瘋狂,不再提起,也不會忘記。
即便因此,我們至此失散,再無交集。作者: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