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下午15時,在省道204公路邊的“水暖城”破舊的兩間平房內,有兩位女性正在灌裝桶裝水。
只見屋內擺放著一排排已經灌裝好的桶裝水,有些已經貼好了商標。但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現了:只見水管直接插入到塑料桶內,把自來水灌裝到了塑料桶內,且沒有進行任何的衛生消毒等程序,旁邊是一臺正在洗衣服的洗衣機,洗衣機正在往外排出污水,流向整個屋內。
一臺簡易機器,破舊污漬滿布的墻壁,無任何衛生消毒防護設置,簡陋得讓人驚訝.。筆者發現,正在進行灌裝的18.9公斤的“黎露源”牌天然礦物質水,廠址是距此25公里的黎集工業園。當詢問有無授權書及相關的各種證照時,該老板黃某表示沒有。
筆者隨后向其鄰居了解得知,這家生產灌裝水的人在這里已達半年之久,每隔兩三天生產一次,每次灌裝約300筒,銷售到周圍各鄉鎮。只有向郭陸灘鎮工商部門舉報,工商部門才會出現,但質量技術監管,食藥監管等單位的身影不知何時才能顯現。
在省道公路邊公然進行假冒偽劣商品生產長達半年之久,且生產的大量筒裝水長時間銷售到遠近各個鄉鎮,那么,這個豫東南全省人口最多縣的工商、質檢、食品監管等單位部門,每次從這家工廠邊來來回回地巡查,為何偏偏沒有發現呢?這個大大的冰冷的問號是質問,是警示,更是懸掛在負有監管千千萬萬民眾生命健康之責的相關單位頭頂的一把利劍,我們都等著,這把利劍何時能夠揮下。來源:大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