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區的成都青羊區,面對“流動人口多、群眾訴求雜、治理難度大”等困難,積極探索新時期群眾工作法,在全區76個社區黨組織實行以“尊重群眾決策主體意愿、搭建群眾實踐主體平臺、發揮群眾監督主體作用”為主要內容的“群眾主體工作法”,進茶館聽民聲,群眾的事情讓群眾“說了算”,密切了干群關系,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成為社會治理新格局下的有益實踐。(新華網四川頻道5月27日訊)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踐行群眾路線的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群眾路線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顧名思義,群眾是這次活動的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曾強調,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必須堅持開門搞活動,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因此,必須讓群眾成為活動主體,讓群眾參與貫穿活動全過程。
成都青羊區積極推行以“尊重群眾決策主體意愿、搭建群眾實踐主體平臺、發揮群眾監督主體作用”為主要內容的“群眾主體工作法”,確保群眾的事情讓群眾“說了算”。康莊社區的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摸索出一條自己的“路子”: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定、群眾自己的家園自己建、工作成效讓群眾說了算、發展成果讓群眾共享。經過幾年的努力,康莊社區從原先臟亂差的“城鄉結合部”變成了一個和諧、文明、生態、健康的幸福家園。“群眾主體工作法”讓群眾真正成為活動主體,最大程度地調動了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讓群眾有充分的發言權和裁判權;黨員干部也切實做到了甘當配角,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最終贏得群眾的認可。據悉,青羊區運用“群眾主體工作法”以來共解決民生問題8400多個,公建配套建設、老舊院落整治等一批長期積累下來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和群眾關心關注的歷史遺留問題逐步解決,基層黨組織年度測評滿意率從91.2%提高到97.6%。
讓群眾成為活動主體,我們的黨員干部首先必須要樹立群眾觀點,把服務群眾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把凝聚群眾力量作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一切為了群眾,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次,要善于同群眾打成一片,多去群眾家串串門、認認親,看看群眾吃啥、穿啥、住啥、做啥、想啥。只有同群眾打成一片,情感上才能互相貼近,工作上才能知利弊、明得失。第三,要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把人民放心上,多做“順民心、惠民生”之事,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拉下面子,了解民意,真正打通為民辦事過程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實現群眾利益是黨最基本的工作目標,群眾觀點是黨最基本的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黨最根本的工作路線。群眾工作的基本方法就是密切聯系群眾。筆者認為,隨著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繼續加強群眾工作,不斷增進與群眾的血肉聯系,要遵循“群眾才是活動主體”宗旨,確保活動讓群眾全程參與,讓群眾做主、讓群眾監督、讓群眾明白、讓群眾受益,最終贏得群眾的信任與認可。(顧一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