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書記,主干道兩旁沒有垃圾手推車,倒垃圾非常不方便”,2月13日晚,墊江縣澄溪鎮黨委書記徐龍建在民心5社群眾易大超家夜訪時,易大超向徐書記提意見建議。(4月5日 人民網)
為了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和便于應急處置,今年2月,墊江縣出臺鄉鎮干部崗位管理辦法,要求該縣25個鄉鎮干部職工從“走讀”變“住讀”,推行了以“夜學、夜訪、夜議、夜談、夜訓、夜巡”為主要內容的“六夜”工作法,讓干部路線群眾、服務群眾落到了實處。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人們的信息交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因此作為一級單位,如何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更好、更快地展開工作,讓現代技術為自己服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因此墊江縣充分利用黨員干部現在都使用智能手機的現狀,利用網絡無處不在的魅力,利用這個現代媒介對干部進行夜學、夜議、夜訓,充分利用網絡和晚上這個時間,對干部進行輔導,聽取干部彼此之間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對第二天的工作進行安排,這對干部服務好群眾是很有作用的。
眾所周知,農村群眾往往白天在外勞作,是很難找到人的,干部要走好群眾路線,要充分利用農村群眾早出晚歸這個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夜訪、夜議,是黨員干部走好群眾路線的必要保證,干部晚上到群眾家里去,和群眾坐在一條凳子上,大家家長里短地嘮嗑嘮嗑,群眾的愿望,群眾的訴求,群眾對干部的意見等等問題,就可能在不知不覺讓我們收集到了,這對干部走好群眾路線,服務群眾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
由于現在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農村只剩下老弱病殘,加之農村群眾彼此之間居住比較分散,這些都給農村的治安狀況帶來很大的麻煩,這時,黨員干部主動行動起來,組建由綜治辦干部、值班職守人員和專職治安巡邏隊員組成的夜巡隊伍,按照“不漏一條街道小巷、不放過一個可疑人員、不留一處安全隱患”的要求,每天晚上開展社會治安、夜間市政秩序等方面的巡邏,這對農村的安全是很有好處的。
“六夜”工作法,其本質就是黨員干部如何充分利用休息時間,如何更好地服務群眾的方法,是新時代干部想方設法服務群眾,走好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