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消息,5月21日,網友在新浪微博發帖:“西山區稅務局崗位在公務員筆試考試中只有一人有成績,其余22人成績全部為零分”。經調查核實,系1名考生惡意注冊報名信息,擾亂報名和考試秩序,目前該考生已被取消本次考試資格、終身禁考。(新華網6月12日)
這位求職心切的考生,在屢遭挫敗的情況下,為達到虛增報名人數、減少崗位實際報名人數、提高考試成功率的目的,盜用他人身份信息,先后報了西山區地稅局崗位22人,五華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崗位8人,并繳納了報名費。導致考試結果中稅務局崗位出現了22個零分,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誠然,這樣的考試確實并不公正,中間摻雜了考生的“惡作劇”,試圖以虛高的報名人數“嚇退”競爭對手,增加報考的成功率,但這個崗位最終卻與所有考生失之交臂,其自己也因誠信問題受到了終身不能報考的嚴重懲罰。
筆者認為,這樣弄虛報名和考試作弊的行為絕不止于一例,有競爭必然就有人劈捷徑,不論是托關系、找后門,還是“耍小聰明”,都破壞了公考的公平和公正,也影響了對人才的選拔。特別是對于考生的惡意虛報,目前檢測的手段還不健全,報考系統的這個漏洞,必然不會只引來一條“貪吃蛇”,接踵而至的就應該是如何堵住這個漏洞,避免惡意競爭,最大限度的保障公考的公平。
考生弄虛作假的背后還是折射出了公考熱的本真,公務員身份還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背后除了對穩定和福利的追求,也有對權力的熱衷。即使是一些不差名、不差錢的主也要分得權力的一杯羹,自認“朝中有人好辦事”,說到底還是對“特權”的追逐。要給考試降溫,還是要真正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確保“權力為公,一絲一毫都不能亂用”,徹底打碎權力尋租和特權之夢,才能純粹公考的目的,剔除一些別有用心的動機。
對考生的懲處,還只是第一步,相關部門在維護公考公平公正的路上要進一步健全考試制度和監測手段,要在干部監督管理力度上著手,消除權力崇拜,確保公考公平公正,選拔到適合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作者:陳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