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納溪區天仙鎮黨委在全鎮黨員中開展以便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天仙鎮實際,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促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的轉變;通過讓黨員干部當好“四員”,走村入戶、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4月4日 四川在線)
近日來,納溪區天仙鎮黨委在全鎮黨員中開展以便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讓廣大黨員干部當好服務員,當好宣傳語,當好輔導員,當好監督員的“四員”,使黨員干部走村入戶、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工作落到了實處,使干部的群眾路線走得徹徹底底。
我們的干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因此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以服務群眾為第一要務,特別是在群眾教育實踐活動中,要通過深入群眾,深入到農村群眾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和群眾一起勞動,一起生活,切實地解決群眾生活和生產中的困難。并且能夠真正地走進群眾的內心世界,在和群眾要求嘮嗑當中,加強對黨的政策和各項法律法規的宣講,讓群眾了解黨的方針政策,熟悉各項法律法規,重塑干群魚水情。
由于農村群眾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黨和政府的一些政策理解不到位,如果不加強溝通和宣傳,就容易形成誤解,因此黨員干部在深入群眾當中,在走村入戶中對這些群眾進行講解輔導,讓群眾明白新農村、鄉村文明、計劃生育等各項工作開展所發揮的作用,這對贏得群眾的擁護是很有作用的。
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如何,干部走群眾路線怎么樣?群眾最有發言權,讓群眾對黨員干部進行監督,讓群眾幫助我們的黨員干部清除“慵懶散奢”等“四風”問題,切實轉變干部的工作作風,這對走好、走實群眾路線是很有幫助的。
由此看來,讓廣大黨員干部當好服務員,當好宣傳語,當好輔導員,當好監督員,成為這樣的“四員”干部,對廣大干部走好群眾路線,作用是無與倫比的。